• 学院简介
  • 学院领导
  • 机构设置
  • 学院风貌
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简介

  2013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,作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,并强调指出“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”。2015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办回访调研提出的“到曲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地进行政德方面的传统教育,并组建党性教育培训特色基地”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。

  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,是孔子、孟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子五大圣人的诞生地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,具有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干部政德修养的独特优势。2015年6月以来,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在中组部和山东省委关心支持下,在山东省委组织部具体指导推动下,济宁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,积极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政德修养的新方法新途径,以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涵养干部为政之德”为主题,倾力打造了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。

  2016年4月,省委编办批准设立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,为济宁市委直属、市委组织部代管的正县级全额事业单位。2022年4月,山东省委组织部提出将曲阜、邹城、嘉祥、金乡、汶上、微山6处县级教学基地,与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整合,按照现场教学基地管理。目前,形成了以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为主阵地,曲阜、邹城、嘉祥、金乡、汶上、微山湖等现场教学基地为分教学区的“一院多区”的办学格局。2022年9月,学院列入了中组部发布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,是目录中全国唯一一处创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干部、唯一一处以“政德教育”为办学主题的干部学院。

点击播放视频


  学院突出政治性、时代性、实践性、专业性的办学原则,形成了“多元一体”的教学模式、“四个统筹”的科研体系和“一体运作”的监管机制,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树立了“政德教育”特色品牌。教学体系建设方面,自主创新形成了课堂教学、现场教学、体验教学、礼乐教学、案例教学等“多元一体”的教学模式,开发了包括1堂中组部“全国好课程”、8堂“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”在内的50余堂专题课,打造了曲阜“三孔”、邹城“两孟”、金乡王杰纪念馆等30多处现场教学点,创建了以诚信、孝善等为主题的10余处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”教学点,打造了《儒风雅韵》礼乐教学演出和情景剧《观欹论道》等20多个礼乐教学剧目。科研体系建设方面,重点做好省内外人才、研究、教师和教材等科研资源的“四个统筹”,聘任中央党校、北京大学等20余名知名专家为学院“特聘教授”、4名专家为“尼山学者”,连续五年在省社科规划中设立了94项“干部政德教育”专项课题,建立了100余名专兼职结合的“政德教育师资库”,出版了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》、“四书译注”等12本教材,入选了“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”“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好教材”。培训监督管理方面,济宁市委成立了干部政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对市县两级承办的各类班次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审批、统一监管、统一考核,做到了培训主体、班次审批、师资选配、内容审查、教学形式、管理服务等“六规范”,形成了“一体运作”的监管机制,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效果。

  政德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扩大,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。中组部、工信部、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国务院国资委等中央和国家部委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、全国组织干部学院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等国家级培训机构,中国建筑、中国石油等中央企业,以及31个省份和香港、澳门的各类班次均来济宁开展政德教育培训。截止到目前,学院已承接各类班次2200余期,培训学员近11.9万余人,其中,中组部连续17次安排中央党校中青班1500余名学员来学院开展政德教育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5个国家的300名高等级公务员来学院开展体验式培训,实地聆听“中国故事”、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。学院已成为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的“现场教学点”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“教学研究基地”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实践基地”。2023年9月,“政德教育”首次纳入中共中央颁布新修订的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》,并继续纳入《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(2023-2027年)》。



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720全景展示
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